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标志性工程。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将正式启动。近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和海南省负责人介绍了有关情况。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运作彰显了我国坚定不移扩大制度型开放的决心,为深化改革开放提供了生动实践。面向未来,海南自贸港将持续深化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的对接与创新,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生态,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更大力量。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贸易投资保护主义持续抬头,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加。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改革开放重大举措。从战略路径看,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是党中央“分步骤、分阶段”建设自贸港的关键里程碑,标志着海南自贸港建设从政策探索转向“一线”放开、“二线”管住正式封关运行。全岛封关运作向世界表明了中国不畏保护主义逆风逆浪、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坚定决心,对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具有引领示范作用,承载着助力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时代使命。
当前,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积极进展,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2020—2021年是政策框架构建阶段,海南自贸港落地政策累计达150多项。2022年为封关准备的关键之年,推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64项重点任务清单,涵盖口岸建设等11个领域。之后相继配套出台系列政策清单及实施细则,覆盖税收、投资、金融、口岸管理等关键领域。
海南自贸港大力推动制度创新,创造性地实施“一线”放开、“二线”管住的货物贸易自由便利政策,对进口商品实行禁限商品目录清单管理,清单之外实施“零关税”,对经营主体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构建与自贸港相适应的货物、外资、金融、数据、人员等开放政策和监管体系。同时,压力测试有序推进。2023年4月,海南离岛免税购物推出“担保即提”和“即购即提”提货方式,成为封关前政策压力测试的标志性成果。2024年,压力测试从“个别试点”转向“大样本、全覆盖”,在跨境资金流动、数据安全有序流动等领域开展系统性测试。
此外,海南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2022年7月,总投资14.17亿元的第一批封关项目集中开工,“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至2025年初,第一批封关运作31个项目全部建成,8个对外开放口岸和10个“二线口岸”基础设施及查验设施设备基本完备,为封关运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海南自贸港建设已进入成型起势、即将全岛封关运作的新阶段。面向未来,海南正努力打造引领新时代改革开放重要门户,为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对标国际高水平经贸规则,加快构建与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相适应的贸易、航运、金融、投资、数据、人员流动等领域的开放制度。以数字经济、绿色贸易等新兴领域为突破口,提升国际规则参与权与话语权,实现从“对标国际规则”到“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的转变。
加强海南自贸港与内地联动发展。依托封关后国际优质资源与要素的便利性及可得性,加强海南自贸港与澳港粤琼重点区域产业战略合作,打造安全稳定的区域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加快形成需求驱动型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模式,进一步提升海南新质生产力策源能力。
以数字技术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以离岸数据服务为抓手,推进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东南亚等地区算力互联互通。全面对接有关国际高标准数字贸易规则,构建数据跨境流动规则,提升海南自贸港对数字领域龙头企业的吸引力。
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监管体系。实行差异化、精准化、数智化监管,形成“安全可控、高度开放”的发展监管范式,增强风险防控监管和开放创新发展能力。构建动态监测和预警体系,打造突发事件高效应急处置协调联动机制,守住安全底线。针对跨境服务贸易、新型金融业态等领域探索“监管沙盒”,为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稳定可预期一流营商环境。(周健奇)
双融配资-双融配资官网-线上配资门户网-安全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