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帖称,上海药皂里含有苏丹红,引发广泛关注。
陷入“致癌物”苏丹红风波
据介绍,网友说的上海药皂为一款经典健康药皂,包装盒为大红色,皂体本身也为红色。包装盒背面显示成分包括:脂肪酸钠、水、玉米淀粉、滑石粉、甲酚、野菊花、黄芩、大青叶、红花、CAS85-83-6。
有网友指出,CAS85-83-6就是苏丹红Ⅳ,“这是一种用于工业染料的化学物质”。发帖网友则声称:苏丹红4已被禁止使用在化妆品里。有的网友表示担心:“别吓我,我一直用来洗手洗澡。”有的网友表示不解:“为什么要用这种染色剂啊!”也有一些网友表示无所谓:“肥皂也不会拿来吃,怕什么。”
对此,上海药皂旗舰店客服表示,肥皂是用的,不是吃的,成分都是符合标准的。
苏丹红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3类致癌物,各国早已禁止用于食品。据媒体报道,苏丹红最著名的曝光事件发生在2005年。英国首先发出警告,称其食品中发现含苏丹红Ⅰ的辣椒制品,随后事件波及全球。某知名快餐品牌因调料中含苏丹红被下架,进一步引发了全球消费者的关注。此后,苏丹红又被爆出在鸭蛋、调味料、方便面等食品中被检出。还有不法商家在饲料中添加苏丹红Ⅳ,使蛋黄颜色更鲜艳。
据极目新闻,多位受访专家表示,作为直接接触皮肤的肥皂,不应使用苏丹红这种化工染料。
中国化工学会会员、武汉轻工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任占冬表示,“苏丹红已被明令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能否在香皂、肥皂、药皂等日常清洁用品中使用,需要根据使用情况具体分析。”任占冬认为,洗涤用品虽然没有直接针对苏丹红的条款,但作为可能接触皮肤的日化产品,也需符合《消费品使用说明化妆品通用标签》等标准,禁止添加有害染料。
湖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周立新也持相同观点。她明确表示,肥皂里不应添加苏丹红。“在食品和化妆品里,苏丹红都属于明令禁止添加的成分,肥皂的使用方式和化妆品类似,都是通过摩擦、擦拭直接接触皮肤,应该按照化妆品的要求进行监管,不得使用苏丹红这种化工染料。”
百年老字号焕发新春
资料显示,上海药皂由上海制皂厂有限公司生产,该厂创建于1923年,至今已有百年的历史。旗下拥有“蜂花”、“上海药皂”、“上海”、“固本”、“扇牌”、“美加净”等众多品牌。1990年上海制皂厂被评为国家一级企业。1994年成立由上海制皂厂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上海制皂有限公司。共同隶属于上海制皂(集团)有限公司。
“蜂花”品牌和“上海药皂”品牌2022年被商务部评为上海老字号品牌,2024年被评为中华老字号品牌。其中,“上海药皂”原名利华卫生药皂,1959年改名为“上海药皂”,是我国第一块特效除菌皂,凭借独特的香味、药效以及极致性价比,被上海人亲切地称为“药水肥皂”。
从业绩表现上来看,据华谊集团财报,2024年,上海制皂实现营业收入9.19亿元,上年同期为10.80亿元,同比下滑14.92%;实现净利润5346.81万元,上年同期为5297.65万元,同比增长0.93%。截至2024年末,上海制皂资产总额为10.93亿元。
作为华谊集团旗下的百年老字号企业和“双百企业”,近年来,上海制皂坚持绿色发展,创新发展,重建老字号品牌,不断推动老字号品牌传承创新,提高“蜂花”、“上海药皂”等老品牌的新活力,探索出了许多适应当下时尚潮流的新产品,传递百年国货的不变初心,将安心、放松、舒适的沐浴护理本心传递给消费者,赋予年轻一代消费者对于上海制皂品牌的崭新认知,驱动品牌焕新活力。
2021年,上海药皂品牌启动焕新,将明星产品“上海硫磺皂”从固体升级为液体,创新了液体香皂的品类,全新研发的分子包裹技术,将硫磺变成胶态硫,推出了硫磺温泉体液香皂;2022年,上海药皂品牌全面升级,针对不同肌肤的人群和功效,推出了液体香皂系列产品;2023年年初,上海药皂以硫磺温泉沐浴为灵感,结合中国传统草本沐浴文化,推出了第三代“草本+硫磺”系列液体香皂;2023年11月,上海药皂取得第四代硫磺技术的突破,推出了全新的氨基酸泡泡液体香皂。
上海制皂表示,未来,“蜂花”品牌和“上海药皂”品牌也将肩负起中华老字号品牌的社会责任,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既要保持和传承优秀的传统工艺和品质,又要顺应时代潮流,通过新兴社交渠道了解市场需求,提升品牌营销、推陈出新,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拉近与年轻消费者的距离,引发消费群体共鸣。
内容来自:极目新闻、新闻晨报、公开资料。
双融配资-双融配资官网-线上配资门户网-安全配资炒股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